金管會於今年1月22日 公布「國民金融知識水準實地調查」發現,國人金融知識成績不及格,平均只有50.95分,突顯出「理財知識教育」格外重要。擁有20年證券、投顧、投信、創投資歷的《萬寶週刊》社長朱成志,8月23日 舉辦新書發表講座。他使用「非專業投資人」都能接受的語言,由淺入深的講解;將現代人應擁有的正確投資觀念融入古代詩詞中;運用日常生活案例,把看似生硬的財金知識,變得生動有趣,激發更多人開始學習由「少年巴菲特」到「長青巴菲特」。
◆投資理財如何入門?
《朱成志教你挑戰巴菲特》是由《天下雜誌》出版,天下致力於創新改革教育理念已有27年,為了讓基本的理財知識跳脫出「到某個年齡才開始學習」的框架,進而出版此書,希望藉由朱社長以非本科系出身,如今卻能成為名證券分析師的經歷,鼓勵讀者學習投資。
20年前曾和朱社長共事的天下雜誌出版部總編輯金玉梅表示,朱社長總是公司最早上班又最晚下班的人,他每天都非常努力的看資料、讀報表,「勤學」的戰鬥精神在他身上表露無遺。朱成志說,小時候每逢春節時,父親總會以「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」為春聯,這句話便也成了他的人生座右銘。他自從踏入證券業以後,更是出了名的工作狂,因為他相信「勤能補拙」。
這次出書特別也針對目前錄取率100%的大學生,朱社長提醒35歲以下的年輕人,不論本身所學為何、從事什麼工作,最好都要學會投資!用錢賺錢,是用腦力,不是用勞力!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不努力就沒有成功的機會,富有濃厚的勵志味道。
「35歲以前,要學習投資,成為少年巴菲特;35~50歲,則要積極投資,挑戰巴菲特;50歲以後,要做一生投資,成為長青巴菲特。」朱社長表示學習投資理財,沒有年齡、對象的限制,希望大眾能以此為目標,海外基金、國內基金、房地產、保險和股票這五大理財知識絕不可少。
◆訓練對趨勢發展的敏感度
投資來自於生活,處處留心是學問,幾年前,他就曾經告訴週刊的美編同仁:既然Mac蘋果電腦是你們「賴以維生」的生財工具,如果看好Apple,何不就投資Apple呢?Apple由2005年33.11美元漲到最高202.96美元,就算美股次貸風暴影響,現在都還有170美元以上!朱社長說每個人身邊都有賺錢的機會,這本書就是要打通「非專業投資人」的任督二脈!
電影《練習曲》掀起全台騎腳踏車的熱潮,導演陳懷恩是朱社長讀再興高中的同學,朱社長開玩笑表示,非常害怕讓兒子、女兒看這部電影,因為深怕他們看完電影後告訴他:「爸,我決定要背著一把吉他,浪跡天涯了!」
他強調,觀察到這樣的社會現象時,不要只是騎腳踏車而已,他要嗅到新商機──「是投資腳踏車的好時機了!」如此一定能慢慢訓練自己的投資敏感度。而果真這2年巨大、美利達的股價都大漲!
朱社長也與現場聽眾分享自己教導小孩理財觀念的方式,有次,他給孩子一週的時間,針對「如何成為有錢人?」去搜集資料,他則扮演老師的角色,與他們進行討論和互動,利用這樣的方式,給予孩子腦力激盪,藉此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。他也建議,父母不妨用孩子的語言和他們溝通,使用孩子有興趣的事物去講解理財的知識,吸引他們主動注意數字和金錢,為小朋友開立銀行存款帳戶,不如開立黃金存摺帳戶,一旦子女買了一點黃金,與父母之間的談話立即會改變。
◆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為致富關鍵
會計有財務報表,人生也有財務報表。朱社長認為應該努力將人生的財務報表,從單純的損益表變成資產負債表。「不要只知道如何減少支出,而是要學習如何創造更多的資產。」,當你的資產只有現金時,絕對無法成為富人!
他再舉演藝圈的「七仙女」為例,曾有媒體報導,大S擁有300雙名牌鞋,而范瑋琪卻擁有5棟房子,成為現代的「包租婆」。若是你,會要哪一種?
「真正的財富絕對不會是流動資產,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才是輸贏的最後關鍵。」他鼓勵聽眾好好把握新政府提出的「一生兩次青年購屋貸款方案」,明年可在新婚首次購屋和生育子女換屋時,擁有200萬元無息貸款的機會,現在房市回檔正好,可以多看屋,多殺價!書中有關房地產的看法,有許多與眾不同的觀點。
◆下一秒誰竄出?
雖然市場上的變化瞬息萬變,10年前「動感玉女歌手」徐懷鈺大紅,誰料想得到10年後會有另一位蔡依林的出現?江山代有才人出,一代新人換舊人,正如每年都有新股上市,這其中就有成為「一代股王」的機會。朱成志表示:「只要能掌握趨勢,就是賺瀑布利潤。」巴菲特曾說:「世界上只有兩條投資法則,第一條是不要賠錢,第二條是不要忘記第一條。」只要了解趨勢,掌握財富,在35歲以前練就一身投資功夫。挑戰巴菲特,你也做得到!
巴菲特說:「投資就如同呼吸一樣,是24小時運作。」
把每一塊錢都視為「種子」
學習了解各種投資工具,找一個可以讓錢長大的領域,研究它,成為專家~
這就是有錢人「養錢」的「撇步」。
賺錢高手總費盡心力,找一個適當的地方,把錢放在那兒,讓錢長大!
培養「養錢」習慣~ 堅守「二律原則」,規律以及紀律
「我深信,一個成功的人,紀律很重要,要管理好投資,首先一定要先管理好自己。
規律的生活,就表示你是會控管自己的人」by 江子超
規律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。
找尋「養錢」標的~ 培養「投資嗅覺」
「愛因斯坦不是說過,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不是原子彈,而是複利!」
為錢找好的處所,用複利方式,讓錢在對的地方被養大!
給投資者三句話
投資要做好,一定要做足功課之後,用對策略。
大跌大買,小跌小買。
對於錢感覺要「冷冷的」,很衝動一定賺不到錢。
抓住社會脈動~ 要準確地擊中投資標的
實地考察,目的不一定是要買,而是要抓住社會脈動的神精;
只要抓住地區社會經濟脈動的神經,一定會賺,如果沒有抓到,就會人云亦云!
「近年來,旅行,是我找尋投資靈感的方式之一。」
「要想致富,就要找個好地方,把錢養起來。」
發揮「養錢」力量~ 讓多頭、空頭兩個腦替你賺錢
江子超認為,很少人能在多頭和空頭市場都賺到錢,因此要能把錢養得好,一定要做足功課、用對策略,「多頭時期用『多頭腦袋』,空頭時期用『空頭腦袋』,用二種腦袋來做長線投資。」
「我的大原則是『集中獲利,分散持有』。」
控制「養錢」風險~形成自己的看法後,減少動作「保錢」
給投資者三句話 by 沈文恕
年紀輕時積極,資金大時要分散,注意風險。
注意基金的幣別,幣別分散,再去選基金。
基本面不變,保有現金,超跌時才進場,不要進出太頻繁。
「把心放小一點比較舒服。」
在進場時,沈文恕通常會先以小部分資金「試水溫」,一旦確定是底部位置,就大量進場;
他在資金控制上小心翼翼,選擇先買三分之一的部位,再進剩下資金的二分之一,若沒有跌至一五%至二十%,就不會再進場。
「不要口袋有錢,就非買不可。」
享受「養錢」的成果~ 過愜意生活
藉由「養錢」的方法,把小錢變成大錢,過著愜意生活。
學會養錢方法,不必很大的本錢,你他可以把自己的小錢養成大錢!
傑克大師語錄
投資理財八不法則
第一不~不斷學習並檢討投資決策。
第二不~不要以輸贏論斷一切。
第三不~不要錯判行情卻不斷攤平。
第四不~不要相信世上有人可以預測行情。
第五不~不要以主觀性偏好看待資本市場。
第六不~不要一心只想買便宜貨。
第七不~不要過份執著作繭自縛。
第八不~不要變成財富的奴隸。
最好的投資時機 當大街上遍地都是鮮血的時候,就是你最好的投資時機~~李嘉誠